品酒会

2015-02-27 10:49 来源 :  TastingAnnex 葡萄酒与烈酒顾问 作者 :  谭永蕃

  自接触葡萄酒后,有了许多机会参加品评活动,获得WSET资格证,收到这类活动的邀请酒更多。身边的朋友有的羡慕,都觉得有那么多的机会去喝免费酒,有时还会喝到高品质的到名牌酒,而且在很多人的眼里,参加品酒会是很时尚,很优雅,很有身份的活动。那品酒会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玩意?

  品酒会有很多种,大体归入三类。第一类是专业性的,参加人员基本上以业内高级人士,社会名流,针对所品的酒作出技术性的评价,并对将来的市场作出预估,最有名的莫过于每年波尔多的橡木桶试酒会和布根地的伯恩区济贫医院拍卖会,对每年期酒的市场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二类是以产区协会组织的针对性品评活动或专业机构组织的跨国、跨区的商业性展览会,这种是半开放性的,主办单位会主动邀请业内人士及爱好者参加,较有名的如每年的波尔多顶级酒联合会、美多克区联合会或其他国家的产区协会组织举办的试酒会及专业展览组织举办的如亚太葡萄酒与烈酒博览会等。第三类是社交性的品酒会,通常与正式的餐会结合在一起,所品尝的酒不会多,更注重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坦白说,只有第三类是最舒服,最接近人们所想象的优雅、时尚、身份象征等元素。第一类虽然要求参加者的身份很高,但也要品尝较多的酒,还要马上作出判断,所以应该还会有点累,虽然我还没机会体验这一级别的活动。第二类,与会者是参观者的身份,所以对判断力的要求不会太严格,如果纯粹以试试酒为目标,那也不会很累,大不了就少试几款。如果有针对性的目标,如想了解某些国家、某些产区、某些酒庄、某些年份、某些品种等一系列技术上,商业上的信息,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规模越大,酒品种越多,信息越多,要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试最大量的酒,那是苦不堪言的!我曾经在亚太酒展上三天共试了超过800款酒,回家第三天后嘴唇、上颚、舌头都长了血泡,差不多一周才恢复,想想也怕,但我也在这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信息。

  参加品酒会最重要的是敢吐酒,没说的,如果每杯酒样都咽进肚子,整场下来,不倒才怪。中国人有时觉得当众吐酒有点别扭,那只是我们见得少而已,多吐,就觉得自然了,还有,不要穿浅色衣服,因为容易明显沾上酒渍,变得不雅。除第一类和第三类的活动要穿正装外,第二类的活动,穿便装就行,当然,女士就不要抹口红,不要用太浓烈的香水,不要吃太多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味蕾的敏感度,还要懂得通过调节味蕾,如定时咬些奶酪、咸饼干。

  不过遇到很高质素的酒,还是要咽的,但要尽量在最后的时段才去咽些好酒,让自己的心理平衡些。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谭永蕃

      班长(谭永蕃)
        饮食达人,MBA,职业经理人,管理培训师。玩酒超过25年, 广东首批中山首位WSET三级品酒师,广东首位西班牙葡萄酒认证讲师,WSET四级在读(已完成5科半),中山市酒类行业协会顾问讲师,CWSA(中国环球葡萄酒及烈酒大奖)官方评委, “中国半岛综合体育下载 ”专栏作者,“乐酒客网”专栏作者,中山商报“把酒谭天”专栏作者,中山商报“食货志”专栏作者,贺兰山东麓“玩票”业余酿酒师,中山市“班长的酒课室”负责人,“德斯汀安中山教学点”负责人。
        班长除了具有超过25年的玩酒经历而成为中山葡萄酒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外,班长还在饮食领域有丰富的领悟,对食材、烹饪方法都曾经深入学习,也喜欢自己动手烹调以加深对食材的理解。得益于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功底,班长对酒配菜理解有信手拈来,化简为妙的神奇能力。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