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标欣赏1:木桐酒庄1945~1954
2005-01-14 12:03 来源 : 中国半岛综合体育下载
作者 :
自从1945年起,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酒庄开始每年在酒标的上部用一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的装饰。这成为Mouton酒庄的标志之一,也是Mouton的精明营销手腕的一个代表。很多人仅仅是为了收藏酒标而要将Mouton买齐,这一方法后来也被一些别的酒厂所效仿。
1945 胜利年——菲利普·朱利昂(Philippe Jullian)
1945:1945年,为纪念同盟国的胜利,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想出一个主意,要在罗思柴尔德木桐的酒签上增添艺术作品:就当年而论,则是一个象征庆祝恢复和平的设计。他将此事委托给一位无名的青年艺术家菲利普·朱利昂(1921—1977)。朱利昂作为设计师已崭露才华,后来进而成为成功的戏剧家。他提交了好几幅草图,本幅是以著名的“V代表胜利”为基础,丘吉尔在战时始终用这一象征鼓舞自由力量。
1946 - 让·雨果(Jean Hugo)
1946:维克多·雨果之重孙让·雨果(1894—1985)早年迷恋于舞台设计,1921年为让·科克托的《游埃菲尔塔的玛丽们》一剧设计而一举成名,遂为莱奥尼德·马西纳及法兰西剧院担任舞美设计。他也绘制油画及水彩,是公认的微型肖像大师。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设计面具及奇装异服而著称于巴黎各团体,后迁居法国南方,撰写回忆录《趁我未忘》。让·雨果在为1946年设计的酒签中采用了大洪水的故事:鸽子返回方舟,象征着第一个和平年。
1947 - 让·科克托(Jean Cocteau)
1947:小说家、戏剧家、电影制片人、画家及设计家,但主要是诗人的让·科克托(1889—1963)出于其对形式完美及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热衷,属于伟大的法国古典主义传统人物。由于不断向习俗挑战,他也属于超现实主义一派。如佳吉列夫(Diaghilev)所说:“让使我惊讶不已!”在他的单线画中,他总要不由自主地回到他为1947年木桐酒签所用的同一个目光专注的青年之侧影。原作遗失,此处之画为科克托的终生挚友——演员及画家,亦是那幅著名的侧影像的收藏者——让·马雷(Jean Marais)应菲莉嫔之请而摹绘的。
1948 - 马丽·洛朗桑(Marie Laurencin)
1948:马丽·洛朗桑(1885—1965)绘画生涯的早期受立体派风格及毕加索黑色阶段的影响,卷入了当年的前卫派运动,她于1909年所绘的《阿波利奈尔及其朋友们》标明了她和那位诗人联系的时间。后来,她受包括博奈尔(Bonnard)及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在内的‘纳比斯’画家集团的启迪,走向了更重装饰的风格。虽然难以将她归于任何一派,但她原是将技法置于色调十分微妙、柔和简朴及热爱优美的青春面孔的色彩主义者。
她为1948年的罗思柴尔德木桐所绘的酒签是酒神巴克斯的一对女祭司,脸上有着典型的稚气和庄重。
1949 -安德烈·迪尼蒙(Andre Dignimont)
1949:巴黎画家安德烈·迪尼蒙经常在‘德·欧托姆涅沙龙’展出其画作,并主要通过他与弗朗西斯·卡尔科的友谊与当代文坛保持密切关系。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及水彩画家,也为许多名著插图,如佩罗(Perrault)的《短篇小说》和美国的《飘》。他的绘画还显示出对普通人消遣作乐、咖啡馆和集体舞、妓院和酒吧、妓女及其嫖客的偏爱。他为1949年的罗思柴尔德木桐酒——20世纪的最佳美酒之一 ——所绘的酒签是用纯情的笔调勾出的一座乡村酒馆的内景。
1950 - 乔治·阿努尔夫(Georges Arnulf)
1950:乔治·阿努尔夫于1921年生于摩纳哥,1951年以雕刻获罗马大奖,同年为木桐绘制酒签。阿努尔夫对前哥伦布艺术深感兴趣,遂于1957年赴南美,直至1966年,他在那里钻研彩绘玻璃及壁画。回到法国之后,他教授绘画,作品变得益发绚丽细腻,往往将人物与植物、石头及动物相结合,均具有强烈的动感。
在罗思柴尔德木桐1950年酒签中显而易见的严整的设计,属于其早期的风格:那清晰的线条和精确的透视显示了作为雕刻家的技巧,以此塑造了羊的形象。
1951 - 马赛尔·韦尔特斯(Marcel Vertes)
1951:马赛尔·韦尔特斯(1896—1961)生于匈牙利,1925年定居巴黎之前,在维也纳开始了他的招贴画设计师的生涯。他以一部画册《舞》(1926)奠定了自己的声誉,该书表明他是两战之间的一位目光犀利的观察家,从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豪华出版家们的订单,其中包括科莱特的《亲爱的和流浪汉》、皮埃尔·路玉的《保索尔国王历险记》、保尔·莫兰的《欧洲保证》,以及罗曼·戈梅·德·拉·塞尔纳的《马戏场》。
在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所绘的1951年酒签中,他的作品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欲,由一对男女牧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1952 - 莱昂诺尔·菲尼(Leonor Fini)
1952:莱昂诺尔·菲尼(1918—1996)生于意大利,主要受前拉斐尔派及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 Beardsley)的影响。后来,她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时常回到某个反复的主题:一种神秘的性欲,雄性的造型,神话的风光。她的舞台设计体现出她的作品的一种新方向。她的品味、她的放肆,以及她那个多数都穿奇装异服的伙伴,引起了巴黎社会的激愤。
莱昂诺尔·菲尼为罗思柴尔德木桐设计的1952年的酒签是母羊羔,如同儿童练习薄中的信笔涂鸦,却显示了她的能力,通过简单的几笔优雅而精确的勾勒,将日常的现实提高到了梦幻的世界。
1953 - 百年纪念
1953:1853年5月21日,罗思柴尔德家族英国一支的一名成员纳撒尼尔·德·罗思柴尔德男爵(1812—1870)签署了一项契约,以112万5千金法郎的价额成为波亚克教区中的布朗一木桐堡、连同188英亩的葡萄园的主人。他当即将该地重新命名为罗思柴尔德木桐堡。为了纪念其100周年,菲利普男爵便将1953年的酒品用来纪念他的曾祖父。该酒签并非出自现代画家之手,而是纳撒尼尔男爵当年的肖像。
1954 - 让·卡尔祖(Jean Carzou)
1954:让·卡尔祖(1907—2000)的父母都是美国人,他曾学习建筑,1945年之后才显露画家的才华。后来由于他在1953年为小罗兰的《狼》及1970年为巴黎剧院的《拉·培里肖尔》设计的舞台布景而赢得盛誉。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存在于严格的几何透视及用来勾画人、物的线条纠缠之间的尖锐对比。其效果是高度的个性化及诗意化,从而赋予客观现实以一种幻想成分,将其超于化外。
他为1954年的酒签所选的幸运之轮的比喻,使我们想到:大自然无论如何慷慨,即使在罗思柴尔德木桐,仍是难以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