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庄背后的贵族精神:蒙大维酒庄Robert Mondavi Winery

2020-03-12 17:36 来源 :  半岛综合体育下载 作者 :  吴一白

分享

        用人文和历史的视觉,关注世界名庄背后发展的力量和历史机遇。

        我们之前《世界名庄背后》系列,已经梳理了波尔多红酒是17世纪就赢得了英国、荷兰、德国的尊重,并于18世纪后期,攻陷了巴黎凡尔赛宫;法国香槟酒在19世纪迎来了黄金时期;

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在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痛苦战争之后,进入了和平发展新阶段,这些葡萄酒产区和一些佼佼者更是如沐春风,发展迅速,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20世纪70年代葡萄酒异军突起的美国加州纳帕谷。

异军突起的“自新大陆”

        毫无疑问,美国加州葡萄酒发展为新世界葡萄酒树立了典范。

        欧洲移民带来了葡萄酒酿造。从15世纪开始,在美国殖民地早期尝试建立葡萄园并不成功。在18和19世纪,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开始用新技术和葡萄品种开发优质葡萄酒,美国主要的地区包括今天的纽约、俄亥俄和加利福尼亚。到19世纪末,加利福尼亚特别是纳帕谷,成为主要的生产基地。

1.jpg

        回顾美国加州葡萄酒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三种力量和一只上帝之手。

        两个阶段: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美国1933年废除禁酒令之后,葡萄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低质沉闷的发展时期,在20世纪40~50年代劣质低价、甜酒和加强葡萄酒充斥市场,媒体与一些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士对此颇有非议,批评的观点认为,价格与品质低劣的甜酒和加强酒是“不可思议”、“不正常的和不健康的”、“毁掉了葡萄酒行业”、“丑陋的”、“滑向饮料”、“改变美国的口味”、“阻止了美国人享受美食”。但是,二战后的几十年内,消费者非常乐意购买这些高酒精度、价格低廉和口味甜美的酒,这是美国葡萄酒的第一个阶段。

        我个人则不否定这个看似“混乱”的葡萄酒第一阶段的历史作用,因为,二战后民众收入不高、废止禁酒之后长年的烈性酒与啤酒饮用倾向,以及大多数民众把“喝酒与就餐”分开的饮食习惯,那么,适口而价格不高的葡萄酒既是可能愿意付出的价格,也为葡萄酒社会推广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葡萄酒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品味上,干型红酒逐步走向餐桌,美国葡萄酒消费品质快速向欧洲看齐。品质上,快速跃升到“在国际竞争中也受到赞誉”的地位;市场上,美国葡萄酒消费量从1960加仑增加到1亿6300万加仑,跃升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超越了欧洲如法国和意大利长期主导的世界市场。虽然在消费量方面啤酒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酒精饮料,但是葡萄酒消费的增长率超过了啤酒消费量。这是美国葡萄酒的第二个阶段。其经济背景则是,1976年,美国总人口达到2.18亿,1976年到1977年的美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和2017年的中国人均水平极为相似。

        美国葡萄酒之所以能在第二阶段迅速发展,还跟下列三种势力的推动有关,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国民收益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社会分层明显,高阶层的消费需要体现其身份与文化特征的酒品,而葡萄酒在其历史之中,就一直扮演了“高品质”的角色。

三种力量则分别为酿酒师、品鉴家和美国葡萄酒AVA制度。

        美国葡萄酒的快速发展,酿酒师和葡萄酒鉴赏家在美国葡萄酒形象重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酿酒师:“酿酒情怀、田园梦想”是那个时期酿酒师的共同特征。以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为代表的现代酿酒先驱,带动加州酿酒界团结互助、坚守品质、对接国际标准,创造复杂、自然、良好的酒品,倡导餐酒搭配的美好生活,为葡萄酒注入文化资本,吸引投资,传达酒的流行形象,提升人们对葡萄酒的社会认识。

鉴赏家:这一时期,葡萄酒大众教育和专业鉴赏登上历史舞台,大众教育提高了美国人对葡萄酒品质的认知,改变了消费者的品味,高水平的鉴赏提升了美国葡萄酒的国际地位。

        1975年英国《醇鉴》杂志创刊。

        1976年创刊了美国专业葡萄酒杂志《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简称WS)

        1978年著名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创办《葡萄酒倡导家》(The Wine Advocate,简称WA)

        1988年美国的《葡萄酒爱好者》杂志在纽约(New York)创刊。

美国葡萄酒AVA制度:产区法律体系适时完善。美国早起的产区体系是按照行政州、郡的地界划分。1978年,美国酒类、烟草税项和贸易管理局制定条例:根据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建立美国法定葡萄种植区,这就是美国葡萄酒AVA制度(“原产地名称管制”)。AVA制度1983年起开始实施。AVA制度与法国不同的是,它主要是对被命名地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进行定义,不像法国除了定义地域范围外,还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严格限制。

        一只“上帝之手”:非正式的巴黎盲品会。

        1976年的5月24日,伦敦颇有影响力的英国酒商斯蒂芬?斯普瑞尔决定在巴黎的都市洲际酒店里举行一次葡萄酒盲品会。参加盲品的葡萄酒分别为法国名庄葡萄酒和美国加州葡萄酒。九位法国最有名的评酒师参加了品酒会。

        当公布结果时,每个人都大吃一惊:两种来自加州的葡萄酒盲品分数名列前茅:鹿跃酒庄(Stag’s Leap)1973赤霞珠红葡萄酒,蒙特兰那酒庄(Montelena)1973霞多丽葡萄酒。

借助当时的媒体传播,这次盲品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酒界泰斗罗伯特?帕克对此评论道:“这摧毁了法国至高无上的神话,开创了葡萄酒世界民主化的纪元。这在葡萄酒历史上是个分水岭。”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葡萄酒教父罗伯特-蒙大维。

2.jpg

蒙大维酒庄的加州“美国梦”

        罗伯特-蒙大维的父母都是第一代意大利移民,一开始定居在美国北部的明尼苏达州,做杂货店生意。即使在禁酒的时代,酿造一些自己饮用的葡萄酒也是合法的。可惜明尼苏达是个比较冷的地方,几乎不能生产什么葡萄,罗伯特-蒙大维的父亲就受当地一群意大利老乡之托,到加州去购买葡萄,运回明尼苏达各自酿酒。

        1924年,在罗伯特-蒙大维10岁的时候,全家从明尼苏达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做葡萄和蔬菜水果的批发生意,罗伯特-蒙大维的老爸很有经营头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不名一文的意大利移民,变成了成功的生意人。

        上世纪30年代,罗伯特-蒙大维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商业和经济管理。斯坦福大学的商业管理教育,以及或许是父亲的熏陶,他很早就显示了对葡萄酒的热爱和他的野心,大学一毕业他就在加州的酒园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1943年,纳帕谷的查尔斯·库克酒庄(Charles Krug)想要出售,查尔斯·库克酒庄(Charles Krug)1861年在纳帕建立,到20世纪40年代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声名,罗伯特-蒙大维说服了他的父亲买下这个酒园,父亲的条件就是必须全家人一起工作,这样罗伯特-蒙大维加盟了家族的企业,罗伯特-蒙大维负责营销和市场,而他的弟弟负责酿酒。

        1962年,罗伯特-蒙大维安排了葡萄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欧洲之旅。对法国知名葡萄酒产区的实地访问,罗伯特-蒙大维第一次真切地了解了法国人是如何酿酒的,而这些欧洲名酒所树立的标尺非常切合他的雄心壮志。罗伯特-蒙大维后来回忆到:“当时我们只是把葡萄酒当做一门生意,而那些伟大的法国酒庄把葡萄酒当做一种伟大的艺术。”

        父亲去世后,罗伯特-蒙大维和弟弟两人在1965年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分道扬镳,罗伯特-蒙大维富有商业头脑和冒险精神,而弟弟皮特则是一位保守的酿酒师。母亲站在了他弟弟一边,罗伯特-蒙大维被扫地出门,他随即进行了法律诉讼,到70年代中期夺回了主要的葡萄园,但兄弟之间的裂痕几乎无法挽救。

        离开查尔斯·库克酒庄(Charles Krug)的时候,罗伯特-蒙大维已经52岁了,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个儿子Michael和Timothy长大成人,可以成为他的得力帮手,罗伯特-蒙大维性格开朗和善于交往,一些信任他的查尔斯-库克酒庄(Charles Krug)的员工也乐意跟随着他。

        1966年,罗伯特-蒙大维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罗伯特-蒙大维酒庄(Robert Mondavi Winery),纳帕谷的葡萄酒即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3.jpg

        1979年罗伯特-蒙大维与波尔多木桐酒庄的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各占50%股权合作推出了Opus One项目。

        蒙大维酒庄还在加州收购了两家酒庄:Byron和Arrowood。Byron酒庄在圣玛利亚谷,以勃艮第品种著名,霞多丽和黑比诺都很精彩。Arrowood酒庄在索诺玛谷。

        90年代罗伯特-蒙大维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扩张,包括与意大利的弗莱斯可巴尔迪家族(Frescobaldi)合作投资;在智利与拥有伊拉苏酒庄的查维克家族 (Chadwick)合作投资;在澳大利亚与罗斯蒙特酒庄(Rosemount)合作投资。

        在罗伯特-蒙大维如日中天之时,他的目标是要创建起一个如意大利酿酒世家花思蝶(Frescobaldis)、安东尼世家(Antinori)以及弗伦纳里(Folonaris)那样的家族帝国。但是,在罗伯特-蒙大维的两个儿子接手酒庄之后,儿子Michael专注于商业运营,希望将家族帝国不断扩张,而Timothy则是一个有头脑的酿酒师,主张不惜一切代价酿造出高品质美酒,Michael看重生意、Timothy看重艺术。

        1993年,酒庄为了筹集资金而上市,吸纳了外部投资,酒庄的葡萄酒品种规划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或许是资本的意志,既酿造价值不菲的高品质赤霞珠,也酿造廉价的赤霞珠,而廉价的赤霞珠还被冠以“私人精选”的名号,如可口可乐一样,蒙大维酒庄越来越成为一个品牌,而丧失了葡萄酒的艺术之魂。

        随后几年,出现了业绩不佳、财政危机,董事会将蒙大维家族剔除了主席之位,并在2004年将酒庄卖给了美国星座葡萄酒公司(Constellation),蒙大维家族退出了自1943年接手的查尔斯-库克酒庄(Charles Krug)以来的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家族舞台。

        2008年罗伯特-蒙大维离世,享年94岁。

罗伯特-蒙大维的历史贡献

        从1943年罗伯特-蒙大维投身自家接手的查尔斯·库克(Charles Krug)酒庄算起,他的葡萄酒生涯完完整整的是一部纳帕谷的历史缩影。罗伯特-蒙大维是纳帕葡萄酒的大使和加州葡萄酒的教父,他所留给人们的远不止于为加州葡萄酒所建立的声名,他的理念和传教士般持之以恒的努力改变了世界葡萄酒的格局,为“新世界葡萄酒”所带来的信心和远见是从来没有人做到过的。

        二战之后美国加州葡萄酒的发展,几乎可以借鉴“旧世界葡萄酒”发展的优异经验、成果和技术,加州完美的地中海气候是葡萄酒的最佳产区,著名葡萄产区脱颖而出的优秀葡萄品种,控温的不锈钢桶、橡木桶等先进设备,低温发酵、自然的种植等先进技术不一而足,几乎是拿来就用,加州葡萄酒可谓占尽天时地利,那么,万事俱备,东风何在呢?罗伯特-蒙大维给美国纳帕葡萄酒注入了什么灵魂?

其一:信念,加州出好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加州葡萄酒市场上“迎合市场、盈利赚钱”被奉为金科玉律。罗伯特-蒙大维则更为高瞻远瞩,他采购当时世界最好的酿酒技术和设备,并坚信“加州出好酒”,尤其是纳帕谷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产区。在那个时代,敢于相信纳帕会和波尔多或者托斯卡纳一样生产出世界级的好酒是件非常大胆的事,甚至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

        他是一个直率的人,激情的表达者和鼓动者。他热衷于向当地的同行推广新技术,60到70年代加州的很多酒园和酿酒师都曾得到过他的帮助。他并不是沉默地做酒、做好酒,而是不断地传播着他的理念,强化本地的酿酒师的信心,他要把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产业的共同信念。

其二:人和,产区共荣

        在蒙大维酒庄成立之初,酒庄就汇聚了当时葡萄酒产业里技艺最高超的酿酒团队。沃伦·维尼亚斯基(Warren Winiarski)就是蒙大维酒庄的首位酿酒师,后来他离任并自己开办了著名的鹿跃酒窖(Stag’s Leap Wine Cellars)。其续任者是迈克·格吉齐(Mike·Grgich),而其首席助手就是泽尔玛·朗(Zelma Long)。其中包括 Winiarski和 Grgich,他们在著名的1976年巴黎盲品会上曾分别以赤霞珠和霞多丽战胜了法国同行,正是这次盲品会,加州酒第一次大胜法国同行,开始建立世界名声。现如今,三人都位列酿酒大师名人堂。

        还有,高级酿酒师里奇·阿诺德(Rich Arnold)早在1974年就服务于酒庄,负责白葡萄酒的酿造。酿酒师吉娜维芙·詹森(Genevieve Janssens)从1978年就开始了其在蒙大维酒庄的酿酒事业,并在1997年成为蒙大维酒庄的首席酿酒师。

        1979年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木桐酒庄合作的Opus One品牌,象征着美法新老世界更替融合,使世界认识到美国加州的纳帕和法国的波尔多一样能够生产出世界级的好酒,也是罗伯特-蒙大维跻身顶尖葡萄酒家族的重要一步。其后的广泛国际合作,为蒙大维酒园带来了国际性的知名度。

        罗伯特-蒙大维从来不是旧世界的毁灭者,他并不以对立的姿态来讴歌自己的新世界家园,而是与欧洲进行密切的合作,成为新旧世界的沟通者。

其三:推广,市场教育和餐酒搭配

        斯坦福商业管理学院毕业的罗伯特-蒙大维,自然是市场高手,对于市场的洞察力高人一等。

        成熟且历史悠久的欧洲酒,定价权在酒庄,定价能力取决于严格的产区(地块)分级、产区地位与酒庄历史。美国葡萄酒酒是新兴的葡萄酒产区,消费者即要对葡萄酒形成饮用习惯,又要能了解和认识它,需要客观专业的评价信息。那么,美国酒的定价权实际是掌握在“品评师”的手里和消费者的认知之中。

        新兴的美国加州纳帕葡萄酒最为或缺的是专业认可、国际认可,需要成名,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内葡萄酒消费的成熟。罗伯特-蒙大维成立葡萄酒教育学院、创办餐厅、热情激昂的宣传葡萄酒和饮食的美好搭配体验,将葡萄酒与艺术对接,这一系列的消费市场引导,是罗伯特-蒙大维对美国葡萄酒消费市场成熟和繁荣的巨大贡献。现在,美国产葡萄酒占有美国葡萄酒市场75%的份额,加州葡萄酒成为了美国人们的骄傲。

蒙大维酒庄的葡萄酒风格

        蒙大维酒庄的代表出品,是来自纳帕谷的珍藏赤霞珠(Reserve Cabernet Sauvignon),被誉为70-80年代加州最佳红酒,但是,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说它太典雅,太模仿法国风格,不及加州其他丰厚红酒有魅力。

        罗伯特-蒙大维没有理会这种批评,甚至认为那些喜欢丰厚澎湃红酒的酒评家和消费者误入歧途,他形容那种酒活像个穿得庸俗、金光闪闪的妓女。如果把法国波尔多、勃艮第的葡萄酒风格比喻为古典乐派的风格,那么,蒙大维酒庄的精致、典雅风格的葡萄酒则是在民族乐派风格中融合了浪漫乐派,我很愿意用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第九部交响曲“自新大陆”来评说蒙大维酒的风格,典雅中奏响了新世界的清新乐章,或者说雄浑豪迈中不失精致主义的贵族精神。

        1972年 洛杉矶时报”酒商品鉴”年度最高奖项。

        1983年 罗伯特-蒙大维被波尔多名酒大议会(grand conseil du vin de bordeaux)授予波尔多荣誉指挥官勋章

  1986年 再度被Wines and Vines杂志评为年度人物。

  1993年 葡萄酒大师机构授予“名誉葡萄酒大师”称号。

  1990年 美国葡萄酒酿造和农业科技社团颁发“Merti Award”(功勋奖)。

        1999年,蒙大维酒庄被《葡萄酒观察家》评选为“全美最重要的酒庄”。

结束语:

        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1914--2008)留给葡萄酒人深深的思考,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信念、热情和对葡萄酒精致典雅的美好追求,使他引领蒙大维酒庄成为纳帕葡萄酒的领军人物,然而,资本的介入,逐步消耗了蒙大维的梦想,他的两个儿子的不同理念,几乎翻版了他自己与弟弟的故事,从这点说,罗伯特-蒙大维家族又有一些悲情色彩。

        罗伯特-蒙大维和加州纳帕的葡萄酒故事,给中国葡萄酒产业以极好的启发,今天,中国人均GDP的水平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相当,中国葡萄酒产区分布广阔,地域特色鲜明,中国葡萄酒消费量与上世纪70的年代的美国又非常相似,很快就要跃居葡萄酒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中国同样可以借鉴和吸收了世界各地葡萄酒发展所积累的行业财富和文化资产,那么,中国葡萄酒如何才能不错过绝好时机呢?什么是中国葡萄酒的核心症结?中国葡萄酒也可以说万事俱备,东风何在?

        新世界的葡萄酒从业者,向罗伯特-蒙大维致敬、学习:品质、人和、信心。

作者:吴新芳,字一白,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11年进入葡萄酒行业,北京百利生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产品架构师、酿酒师、总经理。国家一级品酒师,中国产区葡萄酒感官分析专家,曾获2016年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榜样人物,2018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年度风云人物。

版权为半岛综合体育下载 所有 转载请联系(info@wines-info.com)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