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嘗:媚俗的彼得梅爾
2012-01-18 13:10来源 :中国作者 :百尝
二.媚俗的彼得梅爾
他是英國人,到美國謀生,然後移居法國南部,等他將在普羅旺斯的生活經驗寫成《山居歲月》一書後,而成為全球知名的暢銷作家,名利雙收。他寫散文,也寫小說,最新的是《一年好時光》,台北譯作《戀戀酒鄉》,主題是葡萄酒,或者愛情?主角麼是英國人、法國人和美國人。
主角的英國人中午失業、下午打開信箱便馬上繼承了一筆遺產,即出產被偷龍轉風的名酒的葡萄園。(曾經風光過的一段過去在英國人心中好像永遠也繼承不完。)
主角不懂酒,但剛好有一個剛上完初級品酒課程的好朋友,英國人。行騙者是法國人,打著波爾多頂級葡萄酒的旗號,這是當然,酒呢也是波爾多的葡萄釀造的,但是卻產自普羅旺斯,作者巧妙的安排既維護著波爾多的名聲,也以普羅旺斯人的身份自慰了一把,畢竟在此曝光性地居住、寫作、成名、稱家。然後再和美國偷一下情,女主角來自加州,隨著故事的進展需要更多的葡萄酒常識,於是她剛好出身於著名產地纳帕谷、甚至還剛好做過葡萄園導說員。而受騙者 ──“全部都是來自亞洲的菁英”、“全都是來自亞洲的生意人”、“有來自香港的腔調、東京腔、首爾腔以及上海腔。”
葡萄酒行業裡的車庫酒這種神話事實上的始作俑者恰恰是法國人,英國人推波助瀾,登峰造極者則是美國人,那些來自華爾街的暴發戶、數碼年代的數字遊戲者們,來自亞洲的跟風者當然也不缺。
陳新民先生在其大作《稀世珍釀:世界百大葡萄酒》樂邦一章如此寫到:
“樂邦每年雖有六千瓶上下的產量,但在市面上流通的只有一千五百瓶左右,其中四分之三的產量賣到英國,僅有少數流到美國,於是在美國就被刻意炒作而飆漲。”
而在其《酒緣彙述》談加州酒:
“這幾年隨著美國矽谷科學園的成功,一下子產生不少億萬富豪。錢沒處花,於是乎加州冒出來的幾家小葡萄酒莊,遂成為這些電腦新貴垂涎的目標。”
“此目前炙手可熱的小酒園計有‘五大天王’,全是釀造卡伯纳紅酒,且產量極少,年產五百箱,共六千瓶上下。這‘五大’為嘯鷹(Screaming Eagle)、布亮家族(Br yant Family)、哈蘭園(Harlan Estate)及阿羅酒(Aroujo)及大拉維亞酒莊的馬亞園(Maya)。”
--阿羅酒(年產一千七百箱)
--哈蘭園
--大拉維亞酒莊的“馬雅園” (--以上美國最搶手的五大天王酒)
“這些‘新貴酒’在一釀成後即刻被‘矽谷新貴’們預定,幾乎沒人品嚐,隨即送到拍賣場,價錢也節節升高。以嘯鷹為例,居然可以在三年內,由出廠的一百二十五元飆到三千元一瓶!當一個酒園釀出來的酒不是供享用,而是專供拍賣投機,當然引來全世界愛酒人士的咒罵:這也是美國酒文化發展中,走火入魔,斯文掃地的一頁!”
加州五大天王成為美國矽谷電腦新貴垂涎的目標,也是他們的囊中物,僅僅一小部分能夠流出美國。畢竟收藏、拍賣、投資是歐美玩開的傳統。 曾經有幸手摸過美國最火的其中一支酒“嘯鷹”的瓶底,不是杯底噢,呵呵,標價28880港幣,且庫存僅一支。
而梅爾的小說裡面怎麼說:“大多數都被賣到亞洲地區去了。只有一點點被賣往美國或德國。但是從未出現在法國過。”──這大多數的亞洲人才是一付爆發戶的嘴臉。
梅爾:“別問我為什麼。”
小說麼。當然。
但是,也正因為是小說,其取捨便也展露了他的傾向性,所以徹頭徹尾這部作品完全是一篇討好的、有針對性的媚俗之作:英法美他大作最主要的賣場。
他借葡萄酒的橋過河,挽法美的手,濺起的水沫、只是一點點噢、剛要打濕美國人的褲腳,還要快手拉德國人出來分擋一半!法國人?大約坐在他的肩上吧,一點也不允許沾上。亞洲人?在水裡泡著吧。
──佩服之至!聰明之極!
說回小說,皆大歡喜的故事,行騙者、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最後也並沒有受到懲罰,沒有人有任何的損失,都得到了快樂的結局。
書中有關葡萄酒專業的知識完全是輕描淡寫,在入門級數的品酒課程上抄來的,而致命的是他的態度。
當真相大白之後,當然真相只是這數個主角掌握著,原來超過3千美元賣給“亞洲菁英”的一瓶酒三十元美金被美國人買走,“即便是他們的售價,比呂貝宏當地的其他葡萄酒莊高出許多”,但是美國人沒有“殺價”噢,這時候:“我開始想到,我們葡萄園的座右銘應該是‘穩健致富’。事實上,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刻,因為它是我們我們和美國人做成的第一筆交易。從此以後,我們即將進攻美國市場了。”
──小說中最後的這一段我當作是作者就美國人對葡萄酒文化認識的諷刺來讀的,不然這馬屁梅爾先生拍得也太刻意、太露骨了吧。
因見別人談此書,剛好在書店見到,80港幣買回興致勃勃地匆匆看完,卻像喝了一口難以下咽的劣酒,吐都來不及。 自己並非亞洲菁英中的一員,也不是擁有脆弱亞洲心靈的人,只是文章中的梅爾先生的取向太過刻意露骨,不吐不快。
──馬刀@百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