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风范——与拉图酒庄主人对话
2005-12-07 11:37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Frankie
“拉图不做什么市场推广,我们的市场推广都做在瓶子里。”
“拉图不是奢侈品牌,法拉利知道谁买了他们的车,我们不知道谁喝我们的酒。”
“拉图不‘做’酒,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种葡萄,选择其中最优秀的葡萄放到发酵罐里,控制好温度。”
这就是拉图现任总裁弗雷德里克·恩杰尔(Frederic Engerer)描绘的拉图酒庄。
结束对弗雷德里克的访问,一位国内进口葡萄酒代理商的员工悄悄告诉我:“我觉得这个人和其他的酒庄主人不一样,太难亲近了,太冷漠。”我却摇摇头:“不!不!不!和他交谈过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如其酒,酒如其人。”说心里话,我真是太喜欢这个外表冷漠的家伙了,他对葡萄酒的热爱就如同他的酒一样,认真、深沉而纯粹,虽然看起来有点冷漠。
同行的一位媒体编辑正好刚刚参加完上海的奢侈品展览,于是问弗雷德里克:“拉图作为一个奢侈品牌有哪些特质呢?”这个问题似乎引起了对方的困惑,他反问道:“你对奢侈品牌的定义是什么?” 言语中透着一丝不屑。
“高质量,高价格,针对高消费人群。”
“如果和通常的奢侈品牌相比,拉图不是奢侈品牌,奢侈品牌操作有一定之规。法拉利知道他们的车都卖给谁,他们手里有一份长长的名单,可是拉图不知道都是谁买我们的酒,喝我们的酒。在20年以前,拉图的酒折合40块美金就能够买到。当然在当时也是比较贵的,但是比现在便宜得多。后来美国市场、亚洲市场需求增加了,可是我们只能生产这么多,所以价格就被抬高了。”
无疑,拉图的价格完全是需求拉动的。一个法国最具传统意义的酒庄,他的产量总是有限的。拉图虽然后来也收购过一些葡萄园,但是数百年来,他的正牌酒Grand Vin de Chateau Latour自始至终来自那片精英地块“Enclos”,面积仅仅47公顷。正牌酒的产量是如此有限,当需求增大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会上涨。这与一些努力让自己与奢侈品牌搭边的酒厂做法不同,他们生产出来的一开始就会努力地标上一个高价格,然后拼命包装打广告。如果市场做得不错,那还真是想要多少要多少,一旦利润下滑,就会重新换个新包装,来个新概念,标一个新的价格。这或许是拉图总裁不齿所谓“奢侈品牌”的原因。
“那么拉图如何在市场上推广葡萄酒呢?”另一个记者问到。
“拉图从来不做市场推广,我们的市场推广都做在瓶子里。在以前,葡萄酒也不需要市场推广,你对葡萄酒的知识是一个打开葡萄酒之门的钥匙。你了解拉图,品尝过拉图的酒,和你的朋友分享,他们也喜欢了。当初,拉图的声望是这么建立起来的,通过朋友之间的分享。毕竟我们的产量不大,而现在拉图已经是太著名的酒庄了,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酒做好。”
这话听起来蛮像一个顽固不化的法国老贵族。他的确是贵族,但是并不老,他的思维也是非常之新。拉图早在1964年就开始使用不锈钢恒温发酵罐来生产葡萄酒,在波尔多地区是先锋之一,当时备受指责。但是从这一番话中,我感受到他对葡萄酒的热爱,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正是这种精神才让拉图赢得“一等酒庄中的第一”的声望,在目下表现得越来越浮躁的市场经济里,这种精神越发显得珍贵。
“那么拉图做酒的理念是什么呢?”对于技术层面的内容,我更感兴趣,也安全地问了个技术性的问题。不过弗雷德里克给我的回答还是让我吃惊。
“拉图不‘做’酒,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种葡萄,选择其中最优秀的葡萄放到发酵罐里,控制好温度。我知道现在有些手段,能够把酒酿造得更浓,如果那是你说的‘做’酒的话,这些手段拉图从来没有使用过。我的这些酒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很多孩子,而他们的母亲就是拉图的土地。拉图是能让人喝了再喝的酒,很容易搭配菜肴,对身体有益(food friendly and body friendly)。我不想做那些虽然有很高分数,但是只能喝一口或者一杯的浓腻红酒。”
品评拉图,无论2002年纯净的回味,1990年分明的层次,1988年细密的结构,还是1982年经典的完美,若有所悟却终有些距离;今日,面对儒雅而又严肃的弗雷德里克,与人,距离依旧,但与酒,忽然间有了无声的交流。
拉图,深藏着另一种距离的亲和。莫非,这便是王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