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琳: 走进本土酵母的“秘密花园”

时间 : 2023-11-10 21:01 来源 :  好酒地理局 作者 : 

       “筛选于中国产区的本土菌种,也是诠释中国风土的重要一环。”

       38年前的夏天,刘延琳本有机会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可以预期的未来里,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

       但因为一个小插曲,她的人生逐渐与葡萄酒绑定——中国本土葡萄酒酵母因此迎来“从0到1”的突破。

       01 酵母所映射的产业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初,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酒公司组建后,引入国外商业酵母,中国葡萄酒酿造方式的变革开始露出端倪。

       最开始,进口酵母作为技术秘密,是这家合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秘密”很快被参透,此后数年,来自异国他乡的商业酵母,被广泛运用在中国葡萄酒的酿造生产中。

       发酵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品质稳定和质量提升,可以视作中国葡萄酒技术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对进口酵母的依赖,也留下一项“卡脖子”的技术风险。

       尽管张裕、长城等大型酿酒企业,以及分布在不同产区的一些精品酒庄,都在尝试筛选和试用本土酵母,但大范围的产业应用绝非易事——经过优选的酵母菌株,需满足几十项指标,筛选和研发过程复杂,周期长、投入大。

       因此,在很长时间内,酵母菌资源丰富的中国,却没有自己的本土葡萄酒酵母产品。直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延琳教授团队,优选出两株酿酒学形状优异的酵母菌——CECA和CEC01。

1.png
优雅与智慧,这两个词用来形容刘延琳再恰当不过

       这两株酿酒学性状优异的酵母分别来自新疆和宁夏产区,具有耐高糖、耐高酒精的特点,能在低温环境下发挥较好的发酵力,并表现出产香能力强、陈酿潜力突出等优势。

       刘延琳告诉我们,CEC01更推荐做桃红葡萄酒或果香型的干红;CECA则更适合做陈酿型葡萄酒。这几年,通过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CECA和CEC01已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中国本土葡萄酒酵母从0走到了1。

       CEC系列酵母进入市场后,逐渐打破国外进口酵母的垄断,在中国取得30%的市场份额,并出口至欧洲传统葡萄酒主产国。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龙谕酒庄,从2015年开始应用CEC01国产酵母进行葡萄酒酿造。

       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应用到张裕旗下巴保男爵、瑞那城堡等酒庄的葡萄酒生产中。

       经过10 年的努力,刘延琳团队研发的本土酵母已被推广应用到全国 30 个省区,涵盖葡萄酒、果酒大中小微生产企业近千家。

       如今,中国葡萄酒的产区意识越来越强,筛选于中国产区的本土菌种,也被视作诠释中国风土的重要一环。

2.png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产区之一,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葡萄美酒久负盛名。宁夏葡萄酒产业起步于1984年,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总面积20万公顷,共涉及12个市、县〔区〕)。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微生物其实也是葡萄酒风土的一个部分”,刘延琳说。本土的微生物更加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所以用本土的微生物进行菌种的选育,能够更好地表达本土葡萄酒的特征和风格,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质量风格的塑造、多元化的酿造,提升葡萄酒的品质。

       沉静的讲述背后,是一场跨越20多年的长跑。

       02 2/20000

       当刘延琳开始收集本土酵母时,中国葡萄酒行业与现在还截然不同。

       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中国葡萄酒酿酒技术规范》,其中规定葡萄酒必须由100%葡萄汁经过发酵酿制而成。

       中国葡萄酒初始阶段的半汁酒,由此退出历史舞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全汁酒,开始流进主流市场。

       一个产业阶段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适应变化、确保生产、完成一次平顺的过渡,成为每家企业的当务之急。酵母的问题,还不在大家的思考行列。换句话说,当时的发展阶段,还没有余力和意识去做更深的思考。

       但刘延琳已经选定了本土酵母筛选这个研究方向。

3.jpg
|亲身参与葡萄酒酿造的所有流程,于是更能把握生产的本土化特性,利于科研活动的展开

       故事起于2000年,当时已经在西农任教多年的刘延琳,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尝试从基因工程方向对菌种进行改良。

       2002-2003年,她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酵母遗传育种组进行合作研究。遗憾的是,这条路没能走下去。

       基因工程改造是一个颇受争议的研究领域,涉及伦理和法律上的诸多问题。葡萄酒作为自然的产物,又与自然地理结合得非常紧密,“如果用基因工程改造的菌种来酿造,我自己也觉得不够符合葡萄酒的自然属性。”刘延琳的攻坚方向,于是转向对本土酵母菌的筛选。

       从2004年起,她和团队开始大范围收集本土酵母资源,范围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葡萄酒产区。继而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持续资助下,这大胆的第一步,得以坚持下来。 

       收集了足量菌种过后,通过模拟发酵对其进行初筛。筛选后的部分菌种被用在不同产区、不同酒庄的酿酒试验。通过小规模的酿酒试验,刘延琳和团队筛选出表现优异的菌种。

       这是2005-2007年,刘延琳团队的主要工作。

       2008年,试验进入新的阶段,即规模化的酿酒试验。一开始,得到宁夏大学葡萄酒工程中心的支持,她和团队上了三吨的发酵罐,采用筛选出的天然酵母进行发酵。

       后来,这项试验被推广至不同产区的大小酒厂 。从2008-2012年,已经有很多酒庄尝试使用本土酵母菌株、通过扩大培养来进行中试以上规模的发酵。

       做出的产品量虽不大,但多年、多地、多品种、反反复复的试验,优选的本土酵母菌种一次次创造出惊喜,也让团队对菌种的稳定性越来越笃定。

4.jpg
刘延琳与葡萄共同生长于这片风土

       刘延琳感觉到,中国本土酵母菌种产业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与安琪酵母的合作,于是被提上日程。2013年后,CEC01和CECA完成活性干酵母的制备,进入到产业化应用。去年5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中国本土葡萄酒酵母种质资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的项目成果鉴定会,“官宣”了刘延琳团队长达20年的研究成果。在CECA和CEC01两株菌种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的背后,这支团队完成了许多复杂的工作:

       收集了来源于我国多产区、多葡萄品种、多年份的酵母菌株,建立了保藏2万余株本土葡萄酒酵母的种质资源库;

       揭示了中国葡萄酒主产区酵母的种类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获得了239种基因型的酿酒酵母核心种质;

       通过菌株的葡萄酒酿造学性状评价,筛选出50株酿酒特性优良的菌株;

       通过完备定向选育技术体系,开发出近30株典型特征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功能细分的系列本土酵母菌。

       在优选菌种的同时,工艺的优化配套是另一项工作重点。通过十余年的创新工艺探索和实践,团队获得了一大批产业化规模化示范产品,既得到国内外葡萄酒大赛的肯定,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着“科研成果产品化”的理念,十多年来,刘延琳团队坚持用产品与消费者、酿酒师进行沟通,长期关注本土酵母在产品上的表现。在她看来,这是中国本土酵母的机会,也是中国葡萄酒多样化、差异化的机会。

       对刘延琳而言,探向微生物的复杂世界,或者说走进葡萄酒天地,仿佛一种宿命。

       03 被葡萄酒选中的人生

       刘延琳生于1966年,延安人,中学就读于赫赫有名的延安中学。高三那年,因为理科成绩好,她通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自主招生,只要高考考到重点线,就能按约定入学。可关键时刻,她失手了,估完分心里一凉,便断了对北航的念想,在志愿栏里填写了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

5.jpg
|西北农大葡萄酒学院旧址,2015年学院迁入新大楼,这里便改建为中国葡萄酒博物馆,首任馆长是继李华之后的西北农大葡萄酒学院第二任院长王华

       这一年,在贺普超先生的奔走下,国内首个“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在西农设立。将于日后创立葡萄酒学院的李华,也在同年回到西农任教。

       但一位初入校门的新生对此并无概念,更无法料想,法国电影里颜色迷人的杯中物,将在日后摇曳出人生的色彩。

       颇具戏剧性的是,高考失利其实是种错觉。她上了重点线,还超了不少分。北航的老师没有等到这棵好苗子,特意跑到西安找她。

       她的同学中,有好几位去了北航,其中就有日后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还有同学成为了导弹专家。

6.jpg
青年时期的刘延琳

       但仿佛命中注定,从一次不太准确的估分开始,她的人生跟葡萄酒绑定了。

       在西农读完本科和硕士后,刘延琳选择留校,任教于曾培养她的园艺系。三年后的1994,亚洲第一座葡萄酒学院在西农设立,第一批教师中就有刘延琳。

       在那里,她开始了葡萄酒酿造以及葡萄酒微生物资源与育种研究。

       钻研多年以后,刘延琳愈发感觉到,葡萄酒或许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一门学问。不同于一些纯理工的学科,葡萄酒既涉及自然科学,又关乎历史人文、生活百态,甚至与艺术、哲学都脱不开干系。

       因此,对刘延琳而言,葡萄酒既是一个充满未知的科研对象,又能承载她对世界、对土地、对生命的思考与理解。

7.jpg
与中国葡萄酒,刘延琳从“偶然”开始延续了长达38年的缘分。在探索中,刘延琳找到了属于中国葡萄酒酵母的“秘方”,更找到了自身于世的价值

       她似乎从小就对自然和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触。

       在梁梁峁峁、沟沟坎坎的陕北高原,奶奶家种了很多花的院子,是刘延琳童年的乐园。院子里栽着各色果树,苹果、葡萄、桃子、杏子、红枣、梨,样样好吃。

       但最令她难忘的,是一棵“龙眼”葡萄树。

       她曾撰文描述:

       “春天的时候,葡萄出土、上架,看着嫩嫩的芽儿绽出,小小的花蕾绽放,独特的花香释出,青青的果粒渐渐变成绯红浅紫,红玛瑙般鲜脆甜美,紫玛瑙般浓郁饱满。”

       在同学的记忆中,年少的刘延琳曾畅聊过对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畅想——葡萄满架,花果满树,最好有个后花园,种花,种菜,各色果树,果实香满枝头。

       今天看来,她并没有过上设想中的生活,科研工作者工作繁忙,少有这份惬意的闲暇。但她对土地的感知、对美的感触和追寻,却与所从事的职业完美契合,实现了精神上的“田园生活”。

       04 假如对“红酒兑雪碧”多一份包容

       刘延琳曾问自己的学生:“如果不考虑财富的限制,让你穷尽一生去喝遍全世界的美酒,你能完成吗?”畅想一番过后,大家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葡萄酒的世界太过博大和复杂”。也正是这种复杂多样,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持续学习、深入探索的空间。刘延琳因此获得无穷乐趣。

       科学的训练、丰富的知识面,再加上丰沛的感受力,还赋予了她更好的传达能力,由她主讲的“葡萄酒品尝学”备受学生欢迎,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她还在西农校园创建了Tasting Panel葡萄酒专业品鉴平台,每期从博、硕、本科生中选拔40人组成品鉴小组。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长期的品鉴训练和系统闻香、开展高频次、高水准专题品鉴活动,提升团队综合品鉴能力,打造专业品鉴队伍,为葡萄酒的专业品鉴提供高水准评价平台,进行葡萄酒知识的普及和葡萄酒文化推广。

8.png
不局限于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刘延琳开设了品酒课程和活动。让爱酒的人更懂酒,专业化的训练成为中国葡萄酒升级与发展的重要推力

       疫情期间,困在家中的刘延琳尝试写了一些品酒小散文。

       清丽的文字,就像一把钥匙,让外行人打开那扇原本紧闭的门。她也乐于做一些观念上的探讨,比如“喜欢喝甜酒low吗?”“还记得你儿时的第一颗糖吗?那是你整个童年的期盼,是未来人生的希翼。”文章以这样的方式开篇,尝试打破大家对甜酒的偏见。

       过去数十年,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快速。但从刘延琳的感受来说,葡萄酒与人们的生活,总是不够贴近,“好像一直不怎么接地气”。

       多年以前,红酒兑雪碧、兑可乐的喝法风行一时。很多专业人士见大家“如此糟贱东西”,便忍不住出来纠正,告诉大家这是一种错误的喝法。

       刘延琳有过一种设想,如果不去过多干预、让消费者自在随心地打开一瓶葡萄酒、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品尝,葡萄酒与生活的连接,会不会更紧密一些?

       走过一个阶段,兑雪碧的喝法,或许会自然而然地被摒弃,因为它不再能满足大家的味蕾。

       在很多葡萄酒消费大国,人们对葡萄酒的接纳,也是从甜酒开始的。

       在遍寻中国优异本土酵母的漫长旅途中,刘延琳与葡萄酒绑定愈深,并因此有了更加朴素的感触——率先领略葡萄酒魅力的专业人士,在表达与科普的同时,更要去包容,允许每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进葡萄酒。

       只有这样,葡萄酒才能走向更广泛的人群,中国风土才能更好地被品味和表达,这也是刘延琳探寻本土酵母的初心。

新闻评论

    热门点击

      最新报道

        加入酒庄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