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她是一名电视台主持人。每天采访,编辑,接受新鲜的事物,消化各种知识。生活忙碌和琐碎。有一段时间,她主持了一档葡萄酒专题节目。那些专业的语言和复杂的分类把她弄得有些没有方向,不过,片子放出来,很多人打电话给她,“你看上去很懂葡萄酒的样子”。
生活的轨迹从那一句轻轻的赞叹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若干年后的今天,她坐在我的面前。身份是全球葡萄酒经济与管理硕士。这是一个全球顶级酒庄庄主和顶级葡萄酒酒酒商汇合的地方,她几乎是完全奔着对葡萄酒单纯的热爱而去的;这是一个只有18个人的班级,只有她一张亚洲面孔;这是一门需要环球飞行才能完成的课程。她几乎已经完成了其中的80%。
今天,轮到她把坐在面前的记者弄得有些没有方向。
在那些听上去有些复杂的法语单词里,记者总是听到这样一个悦耳的名字——Pinot Noir(黑比诺,葡萄品种)。那是林静的最爱,她把它评价成“丝绒手套里的铁拳”。
全球葡萄酒MBA是门什么样的课程?Pinot Noir这副铁拳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气质?
从Pinot Noir讲述AOC的故事
1亩地不能种植其他品种的葡萄;
1亩地不能人工浇水灌溉,要完全尊重气候和土地;
1亩田的产量是被限定的,多出的数量在发芽时就会被拿掉
1亩田能酿出的葡萄酒的数量也被限制;
1亩田能酿出的头汁和二道汁的数量都分别被限制;
1亩田的葡萄在酿制过程中不能投入其他任何人工添加剂……
这是一组关于AOC的规定。初接触到这些规定,林静很是感叹。原来,这就是看似浪漫的葡萄酒世界。精准,有原则,所以才能保证每一瓶的质量,保证物有所值。现在很多略微有些葡萄酒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如果这瓶葡萄是AOC的,那就是有质量保证的酒。AOC是在法文意思为"法国原产地监控命名"。AOC也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但是,其实在酒瓶标签上是看不到AOC这个缩写的。它是由Appellation+产区名+Controlee组成的,也就是说,这个“O”字母在瓶面上被具体地方取代的,也是不出现的。挑选葡萄酒好坏的还有一个诀窍就是看这个“O”,如果有两瓶葡萄酒,一个产区名字是大地区,另一个却是大地区里的某个小地区,那一定是后者值钱。这就好比是“上海小笼”与“南翔小笼”,产地越是具体,越是表明质量好。
Pinot Noir就是那样的一种酒。在法国的勃艮第,红酒AOC就只能是Pinot Noir。勃艮第的Pinot Noir也是根据这么苛刻的规定种植出来的。
爱上最娇贵的“红葡萄酒皇后”
林静第一次品尝Pinot Noir就是在它的原产地之一勃艮第。宝石红的酒色,清澈的质地,这就是传说中最娇气 “红葡萄酒的皇后” Pinot Noir。如果一瓶白葡萄酒不酸,那不是好事,因为那样的话就会显得甜腻。同样如果一瓶红葡萄酒不涩,那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我们就感受不到单宁(存在在葡萄皮和葡萄籽里的一种物质)的存在。酸和涩能尝到又不突出,就是葡萄酒最好的境界。林静最喜欢Pinoc Noir的原因也在这里。英国谚语“丝绒手套里的铁拳”常常被用来评价这种酒的味道。这一点也不夸张,明明觉得很柔和,细腻,很女性化,但是却分明感受到了这种柔和里是带着一骨气质的,柔中带刚。Pinoc Noir是世界上最难种植和酿造的葡萄之一。因为它的皮很薄,本身颗粒又小,味道单一,所以是和娇贵的品种。有人甚至说“能酿造最好的Pinot Noir世界上最好的酿酒师。”世界上最顶级的Pinot Noir恰恰也产自这里。林静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成就这位红葡萄酒皇后的土地。在勃根地,葡萄酒是根据土地来划分等级的,同样的一块地,可能只是因为向阳性稍好,坡度,排水性而被分成grand cru或者premier cru,导致葡萄酒的价格也相差千里。
一位全球葡萄酒MBA的精彩人生 必须懂法语才能走进葡萄酒世界
林静所就读的学校是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读这个学校,一路走来,也很不容易。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因为没有法语基础,又不想浪费时间,她首先报考了一所美国学校,很智慧地要求前往这所学校的巴黎分校进行学习。这样就在一个现成的环境里学习法文。读了两年之后,林静又专门读了一年的法语。她读得很用心,因为她知道,这已经不光是生活的需要,更是进入葡萄酒世界的门槛。一个不懂得法语的人,怎么能真正走进葡萄酒的世界。因为许多葡萄酒术语都是法文的。一个简单的法语单词可能就能代表很多内容。
第四年,她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全球葡萄酒MBA课程进军。面试谈了3个小时,她和考官讲法语,沟通不畅快的时候再讲英语。虽然对葡萄酒从没有专业的知识培训,但是她对葡萄酒表现出的热爱和充分的经济实力让考官决定留下林静。
开学后,林静走进了18个人组成的“联合国”课堂。她是惟一的亚洲面孔,甚至是惟一一个对葡萄酒知识零基础的人。她的同学来自美国、法国、阿根廷、土耳其。他们是酒庄主、是酿酒师,是酒商。林静,这个没有专业背景、没有语言优势的中国女生就从步入这个课堂开始走进了深邃博大的葡萄酒世界。
一个19.8公斤的箱子 陪她访问全球葡萄园
不是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能生产出葡萄酒。葡萄酒事业里还有分“旧世界”和“新世界”之分。“旧世界”就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欧洲大陆的老牌葡萄酒生产国;“新世界”则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和南非等新兴葡萄酒生产国。中国的葡萄酒行业刚刚起步,而日本虽然葡萄酒产量几乎可以不计,却是一个葡萄酒消费大国,所以也受到关注。林静的所有课程就是在这些国家里完成的。在近一年的环球课程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是5、6点起床的,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有的时候时差都来不及倒就要上课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所以每次课程都是由10余人组成的MBA国际团队一起完成的。所有的机票、住宿都要自己解决。每到一个国家,就会根据团队里的具体情况推选出一个班长,大家把钱交给他/她。在那个国家里的一切生活开安排与开销就由他/她负责。这一年来陪伴着林静的是她的箱子。因为很多航空公司都限制托运行李在20公斤,所以她每次都把自己的行李控制在19.8公斤。这19.8公斤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本来觉得挺不可思议的,现在想想,生活其实就可以这样简朴。生活需要的衣服、日常药品、鞋、伞之外,她一定会带上一个热水壶。因为受不了冬天也只能喝冷水,老外是从来不喝热水的。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厚厚的葡萄酒专业书。这些东西就把这19.8公斤的限额用满了,别的再也放不下什么。这一年,林静几乎没给自己买过衣服,不是不想买,实在是买了不知道怎么带走。
必经巴黎办签证 乌拉圭总统也惊动
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每次去这些国家上课,她都必须回巴黎办签证,因为她需要学校出示一些资料才能得到签证。每个国家的办事风格不同,也导致了很多波折。让林静最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去乌拉圭上课。虽然课程不长,只有3、4天,但是等这个签证,她却用了2个月。最后,没想到,这件事情惊动了总统。这才把签证给安排好了。
品酒是光喝白水不喝酒的痛苦过程
葡萄酒课程是很复杂的,很多人都对其中的一门课程很感兴趣,那就是“品酒”。在常人的印象里,品酒是一件让人陶醉的事情。可不是么,能同时享受到各种珍贵的美味,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林静上课的那些日子,一天要去四、五个酒庄,每个地方要喝六、七瓶酒。算起来一天也要三十多瓶酒了。但是,事实是这品酒的一整个过程,品酒师其实是滴酒不进的,每品一杯酒,让那些美味的液体在嘴巴里过一下,就得直接得吐出来。然后再不停地喝白水,继续下一杯酒。因为喝下去之后就会醉,醉了怎么能品酒呢?
去哪里买到称心如意的那瓶葡萄酒……
酒庄和专业酒吧才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选择 酒庄 优势:既能看风景 又比外面便宜
最好到酒庄里购买。国外通常的做法就是葡萄酒酒庄一日游。酒庄里多数有很古老的城堡,去酒庄既可以欣赏风景,又可以对葡萄酒有更具象的认识。在葡萄架下尝一顿田园午餐或是下午茶。然后在到酒庄开的葡萄酒商店里去买些回家。可以边尝边买,又比外面要便宜许多。
第二选择 专业酒吧 优势:全世界各地品种都有
林静不喜欢酒吧,国外那种wine shop bar却是她的最爱。这也是购买葡萄酒的上选。这种酒吧是专业酒吧,只卖葡萄酒。这种酒吧在奥地利、维也纳都有,在纽约很流行。这种酒吧规模很小,其中的一半是一个迷你超市,各种国家的葡萄酒在专业酒吧里都能买到,而且排列很整齐,都是以各个国家名为标签。买好一瓶葡萄酒,再付价格的20%,你就可以到迷你酒吧的另一半空间里享受葡萄酒的美味。通常就几张桌子,几把椅子,装潢也很简单。这里不供应吃饭,只有一些有特色的小点心,比如火腿片、芝士饼。在美国,take your wine的风格很奉行,酒吧欢迎大家带各自的酒带到酒吧。
葡萄酒MBA教你怎么不做“葡萄酒洋盘”
林静回到上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受法国食品协会之邀在法国食品周上给大家讲解葡萄酒知识。也是在那里,记者注意到了她。她演讲的地方,人群不肯离去。那些背着书包的孩子,白发苍苍的老人,公司的白领都认真地听着她的演讲。他们甚至拿出家里各种葡萄酒请她来分析。也在这个过程中,林静发现了国内很多人对葡萄酒的误区。
百姓误区:所有有气泡的酒都可以称为“香槟”
林静解答:香槟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根深蒂固。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只有产自法国香槟区Cnampange内的气泡葡萄酒才能使用“Cnampange”之名。其他的都只是气泡酒。
百姓误区:葡萄酒越放越有价值
林静解答:95%的葡萄酒是不能存放的
在上海法国食品周的那段日子,常常有人举着各种不同的葡萄酒来咨询。让她觉得很痛心的是,很多人拿来的酒储存时间太长了,都已经变质。很多人误解葡萄酒越放越有价值,其实95%的葡萄酒是不能存放的。虽然中国葡萄酒酒瓶上标明10年为保质期(中国香港为20年),但是葡萄酒越放越醇的思想是错误的。大部分葡萄酒最适宜的饮用期都是3-5年。
百姓误区:把葡萄酒竖在酒柜里
林静解答:葡萄酒需要呼吸
很多人家里都有装饰柜或者酒柜。人们喜欢把酒瓶子一瓶瓶竖在那里,看上去排场很大。其实,这对葡萄酒很不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横着放,但是一定不能和有气味的东西放在一起。因为葡萄酒会通过软木塞呼吸,这样才能酒瓶里慢慢成熟。
百姓误区:葡萄酒里放冰块
林静解答:葡萄酒里什么都不应该放
先前的一些日子,很多人喝葡萄酒因为怕酸或者是别的什么愿意,喜欢加雪碧、可乐,甚至有人喜欢加糖、蜂蜜。他们忽视了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最难的工艺就是它能够把葡萄中的糖分转化到最佳程度,适合于人体感官对葡萄酒的要求,加这些东西就完全破坏了。后来这些习惯改了,但是加冰块依然是很多人习惯的做法。其实,红酒通常在室温下喝,白酒要冰镇后喝。冰镇不是加冰块的概念,所以葡萄酒里应该什么都不放。
百姓误区:用手掌拖住酒杯杯身是最有腔调的拿法
林静解答:这样会影响葡萄酒的温度
很多人受电视剧里的影响,觉得用手掌拖住酒杯杯身很有腔调,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人的手是有温度的,这样会影响到葡萄酒的温度。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握着杯柄。
(中国半岛综合体育下载
向本文作者表示感谢,欢迎读者提供原作者及出处)